罗长姐:垒起一座母爱的丰碑

罗长姐,土家族,1928年9月生,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,全国双拥模范个人,湖北省“三八红旗手”,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——全国孝老爱亲模范。长期以来,罗长姐一直照顾着自己因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而导致精神病的儿子。2013年8月15日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节目对罗长姐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
不给部队添麻烦,接回病儿自己照料

1974年春,已在成都某部队服役6年的祁才政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,经部队医院全力抢救,虽保住了生命,但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。祁才政的母亲罗长姐从湖北五峰日夜兼程赶到部队医院时悲痛欲绝,“在部队的时候,发的东西他舍不得用,一斤糖、一块肥皂都会给我带回来。现在他却连我也认不出了……”

看到医院每天都有七八个护士轮流看护祁才政,一个钟头就要为他翻一次身,天天为他洗澡、换衣服和床单,伤心的罗长姐也感到了一些安慰。此后4年,部队将祁才政先后送到北京、广州等地治疗,收效甚微。恢复了行为能力的祁才政反而行为失控,经常动手殴打医护人员。

“我是军人的母亲,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,给军人脸上抹黑。”得知儿子在医院的情况后,罗长姐毅然决定将祁才政接回家,由她来照料。部队很感动,但也不放心,担心精神失常的祁才政会给家人造成伤害,劝她慎重考虑。

罗长姐说:“我讲不来大道理,但是我晓得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为部队和国家做一点事。”在她多次请求下,1978年,部队派人将祁才政送回五峰。组织上原本想把祁才政安排到县福利院,但罗长姐坚持将儿子接回了家。她说,部队那么多医生和护理人员都制服不了他,福利院里的老人哪能管得住他,“打我不要紧,伤了其他人就不好了。”

无怨无悔照料儿子,忍痛忍伤不离不弃

祈才政回到家乡后,当地民政部门迅速落实了相关优抚政策。2005年,资助她建起了三间平房。罗长姐逢人就说,“是政府的关心,才让我的政娃子活到了今天。”

尽管儿子是在部队期间生的病,罗长姐对部队却没有丝毫埋怨,从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。73岁那年,她亲手把孙子祁文忠送到部队,成为新疆神仙湾哨所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。“我手里送了三代。当兵是保卫祖国,是最光荣的事!”罗长姐自豪地说。

爱亲人,让儿子有尊严地活下去。回到老家的祁才政,对家乡和亲人没有半点记忆。几乎每天都发病,有时甚至一天达6次。发病时,他用拳头打母亲,用锤子砸父亲,用扁担打嫂子,抱起侄儿扔向火塘……一家人成天提心吊胆。既要照顾儿子,又要防止他伤害亲人,罗长姐一刻不停地跟着他,全身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。一次被打中右眼后,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罗长姐的右眼完全失明。

祁才政喜欢军营生活,吃饭喝水一定要用部队发的搪瓷碗和水杯,罗长姐就千方百计托人寻找。一次,她听说一个小商店里有类似部队发的搪瓷碗,便匆匆赶去,将商店里的30多个搪瓷碗全部买了下来。35年来,祁才政摔坏了上百个搪瓷碗。

罗长姐还动员家人将3间木板房腾了出来,在四周搭起1米多高的木栅栏,修起了一条环形跑道做训练场地。她甚至托人买来光盘,每天早晨6点、晚上10点准时播放部队的起床号、熄灯号。为了儿子的“形象”,罗长姐还学会了理发,冒着被打的危险坚持给儿子理发。她说:“儿子是立过军功的人,应该穿得干干净净、打扮得整整齐齐,儿子虽然智残,但我一定要让他有尊严地活下去。”

母爱感天动地,延续妈妈的守候

罗长姐的事迹,感动了社会。中央有关领导分别就学习宣传罗长姐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。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日报、解放军报、湖北日报、南京电视台等中央及省内外近80家主流媒体、网站对罗长姐的先进事迹予以深度报道。当地政府将罗长姐的事迹搬上舞台,创作出大型舞台剧《土家妈妈罗长姐》,在武汉、宜昌上演30余场。2012年2月27日,全国双拥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罗长姐被授予“全国双拥模范个人”称号。

现在,部队和民政部门每年都会定期发放抚恤金,罗长姐和老伴儿又添了一些积蓄修建了这座吊脚楼,并沿着四周搭起一条环形过道,这样,儿子就有了最大限度的活动空间。

罗长姐慢慢发现,儿子似乎什么都忘记了,唯独对军营有着超乎寻常的记忆。她就托人买来军用搪瓷碗给儿子吃饭。为了给儿子增加些营养,罗长姐每天下田种菜,还在吊楼下养了两头猪。

就算这样,祁才政也从没安静地吃过一顿饭,常常是刚吃了两口,就突然发病。

可每次罗长姐都默默地回到厨房,重新再做。

如今85岁的罗长姐早已四世同堂,可她怕别人对儿子照顾不周,始终坚持自己照顾。每天早晨罗长姐都要抱着祁才政的衣服默默站在门外,此时,我们猜不出她在想什么。

每天,罗长姐就住在一间不到3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,因为这里是离儿子最近的地方,每晚隔着挡板,她都会望着儿子入睡。

妈妈,这是祁才政生病后发出的最清晰的声音,也是罗长姐37年守候收获的回报。